市场分析学
  市场分析是对市场规模、位置、性质、特点、市场容量及吸引范围等调查资料所进行的经济分析。
 
  一、概念释义
  要正确理解市场分析的涵义,必须掌握以下要点:
  1.客观性问题。强调调研活动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符合科学的要求,以求市场分析活动中的各种偏差极小化,保证所获信息的真实性。
  2.系统性问题。市场分析是一个计划严密的系统过程,应该按照预定的计划和要求去收集、分析和解释有关资料。
  3.资料和信息。市场分析应向决策者提供信息,而非资料。资料是通过营销调研活动所收集到的各种未经处理的事实和数据,它们是形成信息的原料。信息是通过对资料的分析而获得的认识和结论,是对资料进行处理和加工后的产物。
  4.决策导向。市场分析是为决策服务的管理工具。
 
  二、主要目的
  市场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商品的潜在销售量,开拓潜在市场,安排好商品地区之间的合理分配,以及企业经营商品的地区市场占有率。
  通过市场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市场的商品供应和需求的比例关系,采取正确的经营战略,满足市场需要,提高企业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
 
  三、研究对象
  市场分析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市场,这个对象可以从纵横两个角度去考察。从纵向角度看,市场分析要研究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所有商业活动,揭示生产者和消费者各自在从事市场活动中的行为和遵循的规律。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在其从事市场活动中都必须既要了解自己,又要认识对方。生产与消费是一对矛盾,他们在整个市场活动中达到对立的统一。生产者和消费者只有按照其固有的规律行事,才能成为把生产和消费有机统一起来的桥梁。从横向角度看,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活动是一个全方位的活动。一方面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受其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他们的市场活动是有差异的,因此,市场分析必须揭示这些市场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另一方面,即便是同一市场活动的主体,由于各种不同市场的交互作用,他们活动的内容是极为广泛的,也就是说,市场的类型有多种多样,各种不同类型的市场的特点和运行规律,就成了市场分析的又一重点的研究对象。总之,市场分析的研究对象是极为广泛和复杂的,广泛性和复杂性是市场分析研究对象的重要特点。
  市场分析的内容和市场分析的研究对象是紧密相连的,根据市场分析的研究对象,市场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如下五部分,即基础理论分析、市场技术分析、市场宏观分析、市场类型分析和金融市场分析。
  基础理论分析是进行市场分析的必备工具,包括市场调查、市场预测和数据资料的分析与处理等; 市场技术分析又称市场微观分析,主要包括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产品分析、营销管理分析等; 市场宏观分析主要包括国内市场环境分析、国际市场环境分析等; 市场类型分析主要包括消费品市场分析、生产资料市场分析、劳动力市场分析、技术市场分析、房地产市场分析、信息市场分析等; 金融市场分析主要包括证券市场分析、期货市场分析和保险市场分析等。  要进行市场分析,首先需要有基本的统计数据,因而要进行市场调查;调查得到的数据,又要进一步加工处理,才能用于实际的分析。
 
  四、主要作用
  市场分析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企业正确制定营销战略的基础
  企业的营销战略决策只有建立在扎实的市场分析的基础上,只有在对影响需求的外部因素和影响企业购、产、销的内部因素充分了解和掌握以后,才能减少失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从而将经营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二)是实施营销战略计划的保证
  企业在实施营销战略计划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市场分析取得的最新信息资料,检验和判断企业的营销战略计划是否需要修改,如何修改以适应新出现的或企业事先未掌握的情况,从而保证营销战略计划的顺利实施。
  只有利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和研究市场,才能为企业的正确决策提供可靠的保障。
  市场分析可以帮助企业解决重大的经营决策问题,比如说通过市场分析,企业可以知道自己在某个市场有无经营机会或是能否在另一个市场将已经获得的市场份额扩大。市场分析也可以帮助企业的销售经理对一些较小的问题做出决定,例如公司是否应该立即对价格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顾客在节日期间的消费行为;或是公司是否应该增加营业推广所发放的奖品,以加强促销工作的力度。
  市场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市场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市场机会并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企业若想在一个新的市场开辟自己的业务,除了要了解那一市场的市场需要之外,还要了解该市场商业上的竞争对手,这些工作都要通过各种分析手段来完成。只有通过细致的市场调查和分析,企业才有可能对自己的营销策略做出正确的决策,就这点而言,公司的规模越大,市场分析工作也就越显得重要,也就越需要在市场分析方面进行大量的投资。
  第二,市场分析可以加强企业控制销售的手段
  促销活动是企业在推销产品过程中的主题活动,然而企业如何进行促销活动和选择什么样的促销手段,则要特别依靠市场分析工作。以广告为例,商业广告的途径和种类很多,但究竟哪一种广告的效果好,还需要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比较性广告似乎更容易给消费者留下印象,因为它通过比较两种不同产品的各种功能与特点来突出其中的主题产品。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适宜于用比较性广告。因此,何时、何地、在何种情况下企业应该运用比较性广告来宣传自己的产品,就需要进行分析研究。另外,广告向消费者传播以后效果如何,也要通过对产品的销售记录进行分析以后才能得出。
  第三,市场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发现经营中的问题并找出解决的办法
  经营中的问题范围很广,包括企业、企业责任、产品、销售、广告等各个方面。造成某种问题的因素也不是那么简单,尤其是当许多因素相互交叉作用的时候,市场分析就显得格外重要。某企业一个时期内销售收入大幅度下降,可是却搞不清问题是出在下调了的价格上还是出在广告的设计上,于是市场分析就只能从两个要点来着手了。根据销售记录,人们发现价格降低以后,销售量并没有明显的增加,说明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于1,降价的决策是错误的。如果通过对广告效果的调查发现广告媒介的错误导致广告效果不好,那问题就出在广告方面,当然企业销售额大幅度下降的原因也可能出在产品方面,比如产品质量下降或是市场上出现其他企业的优质产品等。
  第四,市场分析可以平衡企业与顾客的联系
  市场分析通过信息及对信息的分析和处理把顾客和企业联系起来。正是由于有了这些信息,才使市场分析人员能够确定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检查市场营销活动中不适当的策略与方法,同时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第五,市场分析可以为政府有关部门了解市场、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提供服务
  例如,政府投资部门可通过市场分析来决定重点扶持哪个行业。计划部门则可通过市场分析来预测不同行业的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宏观发展规划。
 
  五、分析方法
  市场分析的方法,一般可按统计分析法进行趋势和相关分析。
  从估计市场销售潜力的角度讲,也可以根据已有的市场调查资料,采取直接资料法,必然结果法和复合因素法等进行市场分析。
  对任何事物的认识是有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对市场进行系统分析时,市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对它的分析研究也必须遵循这一认识规律。市场分析在对市场这一对象进行研究时,首先对市场问题进行了概括的阐述继而又以基础理论、微观市场、宏观市场对市场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最后又对市场的各种类型进行了具体的解剖,从而使人们对这个市场的状况和运行规律既有了概括的了解,又有了具体的认识。
  (一)系统分析法
  市场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组合的系统,既有营销要素的结合,又有营销过程的联系,还有营销环境的影响。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进行市场分析,可以使研究者从企业整体上考虑营业经营发展战略,用联系的、全面的和发展的观点来研究市场的各种现象,既看到供的方面,又看到求的方面,并预见到他们的发展趋势,从而做出正确的营销决策。
  (二)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把两个或两类事物的市场资料相比较,从而确定它们之间相同点和不同点的逻辑方法。对一个事物是不能孤立地去认识的,只有把它与其他事物联系起来加以考察,通过比较分析,才能在众多的属性中找出本质的属性。
  (三)结构分析法
  在市场分析中,通过市场调查资料,分析某现象的结构及其各组成部分的功能,进而认识这一现象本质的方法,称为结构分析法。
  (四)演绎分析法
  演绎分析法就是把市场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形成分类资料,并通过对这些分类资料的研究分别把握特征和本质然后将这些通过分类研究得到的认识联结起来,形成对市场整体认识的逻辑方法。
  (五)案例分析法
  所谓案例分析,就是以典型企业的营销成果作为例证,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市场分析的理论是从企业的营销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般规律,它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用它指导企业的营销活动,能够取得更大的经济效果。
  (六)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法
  任何市场营销活动,都是质与量的统一。进行市场分析,必须进行定性分析,以确定问题的性质;也必须进行定量分析,以确定市场活动中各方面的数量关系,只有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做到不仅问题的性质看的准,又能使市场经济活动数量化,从而更加具体和精确。
  (七)宏观与微观分析结合法
  市场情况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要了解市场活动的全貌及其发展方向,不但要从企业的角度去考察,还需从宏观上了解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这就要求必须把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结合起来以保证市场分析的客观性、争取正确性。
  (八)物与人的分析结合法
  市场分析的研究对象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作为企业营销的对象是人。因此,要想把这些物送到所需要的人手中,就需要既分析物的运动规律,又分析人的不同需求。以便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保证产品销售的畅通。
  (九)直接资料法
  直接资料法是指直接运用已有的本企业销售统计资料与同行业销售统计资料进行比较或者直接运用行业地区市场的销售统计资料同整个社会地区市场销售统计资料进行比较。通过分析市场占有率的变化,寻找目标市场。
  (十)必然结果法
  必然结果法是指商品消费上的连带主副等因果关系,由一种商品的销售量或保有量而推算出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
  (十一)复合因素法
  复合因素法是指选择一组有联系的市场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测定有关商品的潜在销售量。
  上述三种方法的应用都可以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
 
  六、市场时机分析
  发现市场机会是企业进行市场营销的首要任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的营销活动就是围绕如何利用市场机会来进行的。所谓市场机会是指某种特定的营销环境条件,在该营销环境条件下企业可以通过一定的营销活动创造利益。市场机会的产生来自于营销环境的变化,如新市场的开发、竞争对手的失误以及新产品新工艺的采用等等,都可能产生新的待满足需求,从而为企业提供市场机会。
  (一)市场机会的分类
  企业的市场机会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环境机会与企业机会(公司机会)
  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客观形成的各种各样未满足的需求,就是环境机会;环境机会中那些符合企业战略计划的要求,有利于发挥企业优势的可以利用的市场机会,才是企业机会。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部门就是要经过分析和评价环境机会来选择出合适的企业机会,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利用。下面所说到的各种市场机会,都是从环境机会的角度讲的。
  2、表面的市场机会与潜在的市场机会
  在市场上,明显地没有被满足的现实需求,就是表面的市场机会;现有的产品种类未能满足的或尚未完全为人们意识到的隐而未见的需求,就是潜在的市场机会。表面的市场机会易于为人们发现和识别,同时利用这种机会的企业较多,因而难以取得机会效益(即先于其他企业进入市场所取得的竞争优势和超额利润)。潜在的市场机会虽然不易于为人们发现和识别,但同时抓住和利用这种机会的企业较少,因此机会效益比较高。企业应注意发现和利用潜在的市场机会。
  3、行业性市场机会与边缘性市场机会
  在企业所处的行业或经营领域中出现的市场机会,称为行业性市场机会;在不同行业之间的交叉或结合部分再现的市场机会,称为边缘性市场机会。由于自身生产经营条件的限制,企业一盘都较为重视行业性市场机会并将其作为寻找和利用的重点,但由于行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会使机会效益减弱甚至丧失,而企业利用行业外出现的市场机会,通常又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或较大的障碍。这种情况,促使一些企业在行业之间的交叉或结合部分寻求较为理想的市场机会。边缘性市场机会,因其可以发挥企业的部分优势,而且较为隐蔽,难以为大多数企业重视和发现,所以利用这种机会的企业易于取得机会效益。寻找和识别边缘性市场机会的难度较大,需要企业的营销人员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较强的开拓精神。
  4、市场机会与未来市场机会
  在环境变化中市场上出现的未被满足的需求,称为市场机会;在市场上仅仅表现为一部分人的消费意向或少数人的需求,但随着环境的变化和时间的转移,在未来的市场上将发展成为大多数人的消费倾向和大量的需求,称为未来市场机会。企业寻求和正确评价未来市场机会,提前开发产品并在机会到来之类时迅速将其推向市场,易于取得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机会效益较大,但本身也隐含着一定的险性。并不意味着可以轻视市场机会,否则企业将失去经营的现实基础,而对未来市场机会缺乏预见性和迎接的准备,对企业今后的发展也很不利。因此,企业应将这两种市场机会的寻找和分析工作结合起来进行。
  5、全面市场机会与局部市场机会
  在大范围市场上出现的未满足的需要为全面市场机会;在小范围市场上再现的未满足的需要为局部市场机会。前者意味着整个市场环境变化的一种普遍趋势,后者则意味着局部市场环境的变化有别于其他市场部分的特殊发展趋势。区分这两种市场机会,对于企业具体地测定市场规模,了解需求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来说是必要的。
  6、大类产品市场机会与项目产品市场机会
  市场上对某一大类产品存在着的未满足需求为大类产品市场机会;市场上对某一大类产品中某些具体品种存在着的未满足需求为项目产品市场机会。大类产品市场机会显示着市场上对某一大类产品市场需求发展的一般趋势,而项目产品市场机会则表明社会上对某一大类产品市场需求的具体指向。了解前者对于企业规定任务,明确业务发展的总体方向,制定战略计划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后者对于企业明确怎么干来实现战略计划的要求,制定市场营销计划,搞好市场营销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市场机会的特征
  市场机会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有利契机,是市场上存在着的未能满足的需求,它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在现代企业经营活动中,市场机会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市场现象,有其自身特点。研究市场机会的特征,有利于经营者更好地发现、开发和利用市场。 
  1、市场机会具有普遍性 
  对于企业和经营者来说,市场机会具有普遍性的基本特征。 
  市场机会普遍存在于各种生产经营过程中。无论何种生产经营活动,都存在着市场机会,不能说某一经营领域存在着市场机会,而在另一经营范围不存在着市场机会。凡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存在市场经济活动,都有可能存在市场机会。因为,市场条件是制约和影响市场机会的直接客观条件,特别是竞争环境。市场机会存在于竞争过程之中,竞争促进商品生产者不断地去创造、开发和拓展,在这个过程中,市场原来的平衡被打破,产生新的不平衡,从而产生市场机会。 
  市场机会普遍存在于经营实践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企业的经营活动,特别是大型的经营实践活动,从问题的提出到过程的终结,可以划分为若干不同的环节、阶段,分为若干个方面。无论是哪一个环节、阶段或哪一个方面,都存在着市场机会,而不是仅在某一环节、阶段或方面存在市场机会,在另一些环节、阶段或方面不存在市场机会。 
  市场机会普遍存在于各个时期内的经营实践活动中。不仅过去了的经营实践活动中普遍存在着市场机会,在未来的经营实践活动中也同样存在着市场机会。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市场机会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市场机会产生的频率不断增加,由于整个社会经济处于高速发展变化之中,市场机会存在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形成的速度加快,经营活动意外的、偶然的因素不断出现,使市场机会产生的周期缩短,次数增加,对经营者来说,发现和捕捉市场机会的可能性提高;市场机会的总量呈增加趋势,从社会的角度看,由于市场机会产生的频率不断提高,使市场机会在社会经营活动中产生速度加快,总量增加,从个别企业来看,现代企业经营活动面向的是国际国内开放的市场,经营者发现和捕捉市场机会的领域扩大;市场机会作用的空间范围呈扩大趋势,经济整体化、全球化,推动了市场机会作用的空间范围扩大,一次市场机会产生后,可以迅速扩展。 
  市场机会对任何经营者都具有均等的认识和利用的可能性。市场机会对每一个经营者都是平等的,每一个经营者都可以在经营过程中去认识和利用市场机会。而不是只对某些经营者来说存在市场机会,或者是机率很高,对另一些经营者来说不存在市场机会,或者说机率很低。当然,现实生活中有的经营者发现和认识市场机会的能力强,市场机会
  市场机会同一般意义上的机会一样,具有鲜明的偶然性特征。这主要是因为任何一个经营活动过程,总表现为一个已知和未知的对立统一过程,确定因素与不确定因素的对立统一过程,未知的、不确定的因素事先难以预料,常常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 
  2、市场机会的产生具有偶然性
市场机会是在客观条件与主观条件相互作用下产生的。
只有当客观条件出现并发生作用,才可能逐步形成市场机会。客观条件的状态具有不确定性,制约着市场机会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市场机会的类型。市场机会的产生还必须具备主观条件,由于经营者的职业、经营环境、个人经验、知识能力、情趣爱好等方面的不同,主观条件也有很大的差别,有的经营者能及时发现市场机会的存在,并努力开发、利用,有的经营者可能会对眼前的市场机会熟视无睹。任何市场机会都偏爱于努力追求它的人,经营者必须时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一旦发现产生市场机会的客观条件,就要尽快使主观作用于客观,促使市场机会从可能向现实转化。
市场机会的产生具有偶然性。市场机会是在客观条件与主观条件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只有当客观条件出现并发生作用,才可能逐步形成市场机会。客观条件的状态具有不确定性,制约着市场机会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市场机会的类型。市场机会的产生还必须具备主观条件,由于经营者的职业、经营环境、个人经验、知识能力、情趣爱好等方面的不同,主观条件也有很大的差别,有的经营者能及时发现市场机会的存在,并努力开发、利用,有的经营者可能会对眼前的市场机会熟视无睹。任何市场机会都偏爱于努力追求它的人,经营者必须时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一旦发现产生市场机会的客观条件,就要尽快使主观作用于客观,促使市场机会从可能向现实转化。
  3、市场机会的发现和捕捉具有不确定性
尽管市场机会普遍存在于经营活动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不同方面,但是经营者在什么阶段、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发现和捕捉到市场机会,是不确定的。经营者在进行经营活动之前或过程之中,无法确定什么时候获得什么样的市场机会。这主要是因为引发市场机会产生的因素是偶然的,经营者不可能事先就具体知道这个偶然因素。 
  任何市场机会都是一种意外。作为一种市场机会,都与“意外”有关系,只是“意外”程度不同而已。经营者常常是在完全没有想到,或基本没有想到的情况下,因为某一种市场机会的获得,意外地达到某种理想的目标。这种“意外”就是偶然性。 
  我们不能贬低市场机会偶然性的作用,许多企业成功的经营绩效,是由于偶然的市场机会的出现带来的;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过高地估计市场机会的偶然性作用,许多企业成功的经营绩效,是经营者艰苦卓绝努力的结果,市场机会总是惠顾“有心”之人。 
  4、市场机会具有消逝性 
  市场机会存在是一个过程,它有自身的生存周期。它包括萌芽过程、生长过程、产生过程、消逝过程四个基本阶段。市场机会的消逝性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随着产生市场机会客观条件的变化,市场机会相应消失或流失,不复存在:市场机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消失,市场机会随着空间的转移而不复存在,市场机会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消失。市场机会被开发利用,发挥了应有的价值功能,也会逐渐消失。 
  有的市场机会消逝过程很短,而有的市场机会的消逝过程相对较长。有的市场机会存在着许多潜在功能和附加功能,经营者不仅可以通过各种主观努力,充分发挥市场机会的主导功能,延长市场机会的生命周期,而且还可以通过开发潜在功能或附加功能,使其在经营活动中继续发挥作用,延长市场机会的消逝过程。 
  5、市场机会具有风险利益性 
  市场机会利益所得本质上是风险利益。市场机会利益的实体是开发利用市场机会预期利益与实际利益之间的正负差额。它表现为企业经营者开发利用市场机会之后与之前的最大效用之差,即经济利润、收入效应、社会效应。 
  从企业标准看,市场机会利益首先表现为开发利用市场机会之后与之前预期的生产者剩余或经济利润之差。生产者剩余是生产者的销售收入与生产者实际支付的总成本之差。 
  6、市场机会具有开发性 
  任何一种市场机会,经过经营者主观努力,都能作用于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其自身功能,为经营者创造最佳经营业绩。 
  经营者可从功能着手开发利用市场机会。市场机会的功能可以分为直接功能、潜在功能和附加功能。一般来说,潜在功能、附加功能多的市场机会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经营者可以确定为开发利用的对象,通过直接功能、潜在功能和附加功能的发掘,推动企业成长。 
  经营者可从周期着手开发利用市场机会。经营者对捕捉到的市场机会,要及时制定开发利用方案,并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进一步认识市场机会,为全面开发利用市场机会做准备;经营者对市场机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可以采取措施,全面开展开发利用市场机会的经营业务,使经营活动迅速发展;市场机会达到高潮,经营活动进入紧张阶段时,经营者必须争分夺秒,把握大好时机,提升企业开发利用市场机会的效果;市场机会进入尾声,但仍在发生作用,经营者还应该抓紧最后机会进行开发利用,争取经营的最佳效果,全面实现市场机会的内在价值。 
  经营者从范围着手开发利用市场机会。通过经营者的主观努力,市场机会作用的空间范围可以从一个地区扩展到另一个地区,可以从一个企业扩展到另一个企业,从一个行业扩展到另一个行业。扩大市场机会空间范围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以市场机会的性质和内容为基准点,对其作用进行扩大;二是依据经济活动相关性原则,向四面八方进行渐进式的或跳跃式扩大,使市场机会范围的作用范围放大;三是以市场机会作用时表现出来的经济活动事实为出发点,按照经济活动连贯性原则,扩大它必然引起的连锁反应和相应结果,以开发出市场机会的新作用。 
  经营者可从选择开发利用的方式着手开发利用经营机会。开发利用市场机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经营内容和经营活动方面的差异,选择最佳的利用方式。企业开发利用市场机会的方式主要有:多级开发利用方式、单元利用方式、联合开发利用方式、横向联合利用方式以及多次开发利用方式。 
  (三)市场机会分析矩阵
  区域Ⅰ 是最好的营销环境机会,其潜在的吸引力和成功的可能性都很大,企业一般应该抓住这一机会,求得更大的发展。
 
  区域Ⅱ 潜在吸引力较大,但是企业成功的可能性较小,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应该尽快找出成功可能性较低的原因,然后设法扭转不利因素,使企业的自身条件加以改善。
  区域Ⅲ 潜在吸引力较低,但企业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企业应该密切关注市场发展趋势的变化,并根据其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区域Ⅳ 不仅潜在的吸引力较低,而且成功的可能性极低,企业几乎没有机会可言。
  通过上述营销环境及其变化对企业带来的机会进行分析、评价,可以使企业准确地发现自身所面临的最有利的市场营销机会,积极开拓市场,扩大销量,巩固市场地位。
  (四)企业针对市场机会的对策
  1、充分认识和理解市场营销
  要想做好企业的营销工作,首先应该弄清楚“营销究竟要干什么”这一问题。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从营销和推销的差别入手,这样界定营销:“可以这样说,某些推销工作总是需要的。然而,营销的目的就是要使推销成为多余。营销的目的在于深刻地认识和了解顾客,从而使产品或服务完全适合顾客的需要而形成产品自我销售——理想的营销会产生一个准备来购买的顾客,剩下的就是如何便于顾客得到这些产品或服务。”即在企业营销中,推销就是一种“推出去”的销售过程,而营销则对应为一种“拉动式”的销售过程。
   要通过营销创造准备来购买的顾客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这正是营销真正的价值所在。遵循这样的思路,营销人员必须从一开始就应搞清楚下面两个基本问题。
  (1)营销的目的是什么。众所周知,营销是为企业的市场化战略服务的。换言之,企业的市场化战略需要通过合理的营销手段来展开。也因此有了“战略营销”的说法。从战略的角度理解营销活动,可以提醒营销人员:营销活动方案不是随随便制订的,它应该具备一套基本的指导思想,并与战略紧密联系。彼得•德鲁克认为,营销是“创造一个准备来购买的顾客”。这是一个直白的说法。从战略营销的角度来理解,营销的核心目的只有一个:引导消费,创造客户。按照彼得•德鲁克的观点,企业经营的是客户。任何企业都必须通过制定正确的战略、推行有效的营销策略来促进客户的消费,并从中获得企业收益。
  (2)营销的实质是什么。营销可以被理解为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一场“战争”。营销的主题并不仅仅局限于“把产品卖出去”,而是围绕产品展开的一系列针对消费者认知的“攻心战”。很多人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产品过硬,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就能获得成功。然而现实是:产品数量丰富且种类繁多,但消费者并没有得到相应对称的信息,又不可能做到一一尝试和比较好坏。多数消费者仅仅以主观感受、第一印象等直觉为依据,从同质产品中做出选择。另一方面,营销人员往往把市场调研摆在“权威”的位置上,把理想化的调研结果等同于市场现实等;要想实现引导消费、创造客户的目的,必须从改变消费者的认知入手。消费者的认知是营销的中心点,是营销活动必须抓住的根基。这意味着,企业生产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顾客需要什么,这才是营销的真正实质。?
  (3)制定切合可行的营销战略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战略规划,就好像没有舵的小船,只会在原地打转而不明方向;如果没有战略规划,就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营销活动如果没有战略的指引,就失去了目标。企业在制定营销战略时,要注意以下3个问题。
  1)建立自下而上的思维方式。企业营销的战略规划,并非凭着管理者“奇思妙想”或者“头脑风暴”的集体回忆就足以完成的。切实有效的战略规划,一定要源于营销实践,切忌“闭门造车”。松下幸之助在掌管松下公司的几十年间,一直坚持深入一线市场,并及时根据市场的信息反馈对产品作出有针对性的改进,从而确保松下电器长期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不断保持和巩固市场竞争力。当然,这样的方式并不能确保决策者一定能获取准确、有效的信息。在制定营销战略时,可以转换为自下而上的思维方式。与传统思维方式相比,这是一种典型的逆向(市场导向型)思维,它从市场本身出发,并广泛听取基层员工的建议,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并据此指导企业的营销活动。
  2)营销战略要符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营销发展战略,对中小企业来说关键在于如何围绕自己的优势来确定与之相适应的市场目标,并发展与其他竞争者相比更有优势的产品[3]。首先,要明确适合自己的市场目标,在某一领域、某一区域市场内提供精细且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相比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资金不足,选择市场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其次,要体现出自己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比较优势。中小企业是可以通过自身的营销特色,获得属于自己的品牌忠诚追随者,实现引导消费,创造客户的目的。
  3)注重战略稳定性与灵活性的结合。战略是指导全局工作、决定全局命运的方针、方式和计划。战略是对组织长期的、全局的、根本性的谋划,主要涉及组织的长期发展方向和发展范围。企业的营销战略,需要具有其稳定性,切不可变来变去。否则将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且不利于企业品牌形象的确立。但稳定性并不等于没有变化。彼得•德鲁克曾说过:“这世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企业面对的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动态市场,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之下,这样的变化更加频繁而不可控。企业若想保持与顾客需求的一致性,必须时刻关注外部的变化,以进行及时、适当的调整。?
  2、抓住细节,提高服务意识
  英特尔公司的CEO格鲁夫曾说:“我喜欢从细节开始做起,逐步形成宏伟蓝图。”很多世界大企业都知晓,营销管理中的每个细节都可能直接导致最终的成败。企业对于产品质量、性能的关注远胜于售后服务。
  一位苏宁电器长期从事家电产品销售的销售员在谈及他对中国家电产品与日韩家电产品的比较时说:中国企业的家电产品市场销售不如日韩企业产品,其实问题并不出在中国家电产品本身,中日韩产品质量相差无几,中国家电销售不好的原因就是比不上日韩企业对产品售后服务的关注超过了其产品本身,他们会主动的为客户着想,尽可能地为客户提供便利。要改变这一状况,笔者认为中小企业应做到:
  1)树立客户服务意识。企业应该把关注的焦点由产品转移到消费者身上,树立消费者是企业的衣食父母,消费者永远是对的,企业和营销人员应该全心全意地为消费者服务。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是企业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企业的营销活动就是要想方设法地去满足消费者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急顾客之所急,真正践行“消费者是上帝”的信条。
  2)强化企业营销管理。对此,企业要努力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规范组织结构,各司其职;第二,立足实际,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包括短期的各项营销计划和长期的营销战略;第三,加强控制与监督。营销计划一旦制订就要强化执行力,在组织执行过程中加强控制,防止出现偏差或及时纠正偏差。同时,强化企业的监督监督,使得整个营销管理过程民主化、程序化、科学化和系统化。
  3)构建优秀的营销团队。想要提升企业的营销能力,关键在于营销活动的实施主体——营销人员。营销人员也是企业的资源,他们在整个营销环节的作用不可估量。要想让企业的资源配置得到最大程度的有效利用,就不能不考虑营销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为此,中小企业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让人才能够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价值,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好人才的引进、培训和维护等服务工作。通过有效的薪酬机制、激励机制让企业营销人员感觉他们的付出能得到应有的回报而增强其竞争意识,充分激发其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4、注重品牌形象建设
  可口可乐公司总裁伍德拉夫曾说:“即使可口可乐的生产基地在一夜之间全部化为灰烬,凭借着‘可口可乐’这一品牌,也可以重新建立一个‘可口可乐帝国’。”这就是品牌的价值所在。在物质需求得到较大满足的今天,消费者越来越多地关注于产品所附带的与企业文化相关联的无形价值(精神方面的需求)。这些无形价值,相比于实物产品本身,可以以较少的投入换取更多的效益,可见,如何树立品牌形象已成为营销的关键。
  1)挖掘品牌内涵、突出品牌特色。产品差异化、有特色才会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吸引特定目标顾客群体,形成消费者对品牌的依赖与偏好,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品牌形象建设,可以使产品具备满足目标顾客群体特定需求的特质,甚至可以创造、激发出顾客群体中蕴含的未被其意识到的潜在需求。
  2)加强品牌宣传。传统的“产品至上”的营销观念已经不符合当今的市场营销需要。“酒香不怕巷子深”,对于今天的市场营销来说是致命的。在多元产品的市场环境下,中小企业应利用现代营销手段,如广告、代言、公益、网络等造势,加强品牌的宣传,努力扩大影响力,进而提升企业形象,提高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3)维持品牌形象的稳定。很多企业在营销实践中,往往并不是从一个完整的品牌形象出发的。在这种营销模式下,其目的仅仅是为了获取短期利润的提高。大多数消费者在混乱的产品信息面前会出现感知上的困惑,往往不知道产品从属于哪个品牌、哪家公司,更不用说了解其品牌价值、公司核心文化。我们可以借鉴海尔将其旗下的所有家电品牌进行整合,归到统一的“海尔”牌之下,从而为其品牌的建设及推广奠定了基础。因此,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需要保持其品牌形象的稳定性。
  5、调整和创新营销手段
  营销手段是营销活动的载体,营销手段的有效与否,往往直接决定了营销活动的成败。
  1)营销手段的改进。由美国市场学家温德尔•史密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市场细分”认为,企业应该根据顾客不同的需求以及相应的购买行为、购买习惯,将市场分割为不同的市场群,通过有效的市场细分策略,可以迅速识别并捕捉市场机会,集中企业的资源,通过向特定的消费者进行营销推广并提供特定的产品或服务来抢占市场。
  2)营销手段的创新。传统的营销手段,尤其像电视广告,通常需要较多的资金成本投入,而其有效性却在不断地下降。这给企业的营销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迫使企业的营销人员去寻求新的、更有效的营销手段。据调查统计资料显示,2003—2010年期间,中小企业营销策略创新中每年的投入增加幅度平均为6.8%左右,营销策略创新活动覆盖和涉及的主要活动内容增加了近17.8%,企业营销策略创新的成功比例和投资收入分别达到47.8%和1∶7.9。同时,数据还显示,中小企业的营销策略创新与国外先进企业的横向对比,多项关键数据和指标的差距十分悬殊。
  网络营销是伴随着电子商务的推广和普及而兴起的一种全新营销方式,它改变和颠覆了传统营销策略的众多模式。相比于传统营销手段,网络营销最大的优势就是成本低廉,极大地弥补了中小企业的劣势。网络营销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从而可有效降低中小企业在营销各个环节的成本。调查显示,首先,网络广告的总成本仅是传统媒体的3%,同时,以网络作为广告方式,能在仅投入传统广告成本10%的条件下,取得销售量提高10倍的惊人效果。其次,开展网络营销也可以让中小企业发挥自身“小而专”的特点。中小企业受规模所限,对客户的关注力比大企业更强。借助网络营销,对市场需求变化做出快速反应,能更好地为客户提供差异化、多样化的产品或服务。再次,开展网络营销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整合行业资源,克服诸多资源实力和关键组织障碍来赢得与大企业同台竞技的机会并具备获得比较优势的可能性。中小企业借助网络营销可以突破传统营销策略的壁垒而将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以低成本的方式传达给目标客户群体。最后,网络营销更加快捷、有效。传统的营销方式从计划到执行可能需要花费几个星期的时间,但网络营销却要节省很多时间。网络营销的内容可以在网络上以很快的速度被编辑并传播,从而可能为更多人所接触。通过适当的方式,还可以及时、高效地得到反馈信息,以帮助企业有针对性地进行必要的改进。总之,中小企业可以利用网络营销形式,在较少的成本这一前提下,以更高的效率来达到广告效果。
 
技术支持:煜龙时空技术部 首 页 ·  公司简介 ·  项目介绍 ·  信息中心 ·  下属机构 ·  企业文化 ·  总部地址
Copyright © 2005-2016 www.ylsk.cn 北京煜龙时空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证10014941号
电话:010-82582281 传真:010-59713467